十善业道经原文 佛说十善业道经原文介绍

更新时间:2023-06-30 09:45:30 作者:桔子生活

1、如是我闻:一时,佛在娑竭罗龙宫,与八千大比丘众、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。

2、尔时,世尊告龙王言:一切众生心想异故,造业亦异,由是故有诸趣轮转。龙王!汝见此会及大海中,形色种类各别不耶?如是一切,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、语业、意业所致。而心无色,不可见取,但是虚妄,诸法集起,毕竟无主、无我我所。虽各随业,所现不同,而实于中无有作者。故一切法皆不思议,自性如幻。智者知已,应修善业,以是所生蕴、处、界等,皆悉端正,见者无厌。

3、龙王!汝观佛身,从百千亿福德所生,诸相庄严,光明显曜,蔽诸大众。设无量亿自在梵王,悉不复现;其有瞻仰如来身者,莫不目眩!汝又观此诸大菩萨,妙色严净,一切皆由修集善业福德而生。又诸天、龙八部众等大威势者,亦因善业福德所生。今大海中所有众生,形色粗鄙。或大或小,皆由自心种种想念,作身、语、意诸不善业,是故随业各自受报。汝今当应如是修学,亦令众生了达因果,修习善业。汝当于此正见不动,勿复堕在断、常见中!于诸福田,欢喜、敬养,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、供养。

4、龙王!当知菩萨有一法,能断一切诸恶道苦。何等为一?谓于昼夜,常念、思惟、观察善法,令诸善法念念增长,不容毫分不善间杂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,善法圆满,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。言善法者:谓人天身、声闻菩提、独觉菩提、无上菩提,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,故名善法。此法即是十善业道。何等为十?谓能永离杀生、偷盗、邪行、妄语、两舌、恶口、绮语、贪欲、瞋恚、邪见。

5、龙王!若离杀生,即得成就十离恼法。何等为十?一、于诸众生普施无畏;二、常于众生起大慈心;三、永断一切瞋恚习气;四、身常无病;五、寿命长远;六、恒为非人之所守护;七、常无恶梦,寝觉快乐;八、灭除怨结,众怨自解;九、无恶道怖;十、命终生天;是为十。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,后成佛时,得佛随心自在寿命。

6、复次,龙王!若离偷盗,即得十种可保信法。何等为十?一者③、资财盈积,王、贼、水、火,及非爱子,不能散灭;二、多人爱念;三、人不欺负;四、十方赞美;五、不忧损害;六、善名流布;七、处众无畏;八、财、命、色、力安乐,辩才具足无缺;九、常怀施意;十、命终生天;是为十。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,后成佛时,得证清净大菩提智。

7、复次,龙王!若离邪行,即得四种智所赞法。何等为四?一、诸根调顺;二、永离喧掉;三、世所称叹;四、妻莫能侵;是为四。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,后成佛时,得佛丈夫隐密藏相。

8、复次,龙王!若离妄语,即得八种天所赞法。何等为八?一、口常清净、优钵华香;二、为诸世间之所信伏;三、发言成证,人天敬爱;四、常以爱语安慰众生;五、得胜意乐,三业清净;六、言无误失,心常欢喜;七、发言尊重,人天奉行;八、智慧殊胜,无能制伏;是为八。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,后成佛时,即得如来真实语。

9、复次,龙王!若离两舌,即得五种不可坏法。何等为五?一、得不坏身,无能害故;二、得不坏眷属,无能破故;三、得不坏信,顺本业故;四、得不坏法行,所修坚固故;五、得不坏善知识,不诳惑故;是为五。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,后成佛时,得正眷属,诸魔外道不能沮坏。

10、复次,龙王!若离恶口,即得成就八种净业。何等为八?一、言不乖度;二、言皆利益;三、言必契理;四、言词美妙;五、言可承领;六、言则信用;七、言无可讥;八、言尽爱乐;是为八。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,后成佛时,具足如来梵音声相。

11、复次,龙王!若离绮语,即得成就三种决定。何等为三?一、定为智人所爱;二、定能以智,如实答问;三、定于人天,威德最胜,无有虚妄;是为三。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,后成佛时,即得如来诸所授记,皆不唐捐。

12、复次,龙王!若离贪欲,即得成就五种自在。何等为五?一、三业自在,诸根具足故;二、财物自在,一切怨贼不能夺故;三、福德自在,随心所欲,物皆备故;四、王位自在,珍奇妙物皆奉献故;五、所获之物,过本所求,百倍殊胜,由于昔时不悭嫉故;是为五。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,后成佛时,三界特尊,皆共敬养。

13、复次,龙王!若离瞋恚,即得八种喜悦心法。何等为八?一、无损恼心;二、无瞋恚心;三、无诤讼心;四、柔和质直心;五、得圣者慈心;六、常作利益安众生心;七、身相端严,众共尊敬;八、以和忍故,速生梵世;是为八。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,后成佛时,得无碍心,观者无厌。

14、复次,龙王!若离邪见,即得成就十功德法。何等为十?一、得真善意乐、真善等侣;二、深信因果,宁殒身命,终不作恶;三、唯④归依佛,非余天等;四、直心正见,永离一切吉凶疑网;五、常生人天,不更恶道;六、无量福慧,转转增胜;七、永离邪道,行于圣道;八、不起身见,舍诸恶业;九、住无碍见,十、不堕诸难;是为十。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,后成佛时,速证一切佛法,成就自在神通。

15、尔时,世尊复告龙王言:「若有菩萨依此善业。于修道时,

16、能离杀害而行施故,常富财宝,无能侵夺;长寿无夭,不为一切怨贼损害。

17、离不与取而行施故,常富财宝,无能侵夺;最胜无比,悉能备集诸佛法藏。

18、离非梵行而行施故,常富财宝,无能侵夺;其家直顺;母及妻子,无有能以欲心视者。

19、离虚诳语而行施故,常富财宝,无能侵夺;离众毁谤,摄持正法;如其誓愿,所作必果。

20、离离间语而行施故,常富财宝,无能侵夺;眷属和睦,同一志乐,恒无乖诤。

21、离粗恶语而行施故,常富财宝,无能侵夺;一切众会,欢喜归依;言皆信受,无违拒者。

22、离无义语而行施故,常富财宝,无能侵夺;言不虚设,人皆敬受;能善方便,断诸疑惑。

23、离贪求心而行施故,常富财宝,无能侵夺;一切所有,悉以慧舍;信解坚固,具大威力。

24、离忿怒心而行施故,常富财宝,无能侵夺;速自成就无碍心智;诸根严好,见皆敬爱。

25、离邪倒心而行施故,常富财宝,无能侵夺;恒生正见敬信之家;见佛、闻法、供养众僧;常不忘失大菩提心。是为大士修菩萨道时,行十善业,以施庄严,所获大利如是。

26、龙王!举要言之:行十善道,以戒庄严故,能生一切佛法义利,满足大愿;

27、忍辱庄严故,得佛圆音,具众相好;

28、精进庄严故,能破魔怨,入佛法藏;

29、定庄严故,能生念、慧、惭、愧、轻安;

30、慧庄严故,能断一切分别妄见;

31、慈庄严故,于诸众生不起恼害;

32、悲庄严故,悯诸众生,常不厌舍;

33、喜庄严故,见修善者,心无嫌嫉;

34、舍庄严故,於顺违境,无爱恚心;

35、四摄庄严故,常勤摄化一切众生;

36、念处庄严故,善能修习四念处观;

37、正勤庄严故,悉能断除一切不善法,成一切善法;

38、神足庄严故,恒令身心轻安、快乐;

39、五根庄严故,深信坚固,精勤匪懈,常无迷妄,寂然调顺,断诸烦恼;

40、力庄严故,众怨尽灭,无能坏者;

41、觉支庄严故,常善觉悟一切诸法;

42、正道庄严故,得正智慧常现在前;

43、止庄严故,悉能涤除一切结使;

44、观庄严故,能如实知诸法自性;

45、方便庄严故,速得成满,为无为乐。

46、龙王!当知此十善业,乃至能令十力、无畏、十八不共、一切佛法、皆得圆满。是故汝等应勤修学!龙王!譬如一切城邑、聚落,皆依大地而得安住;一切药草、卉木、丛林,亦皆依地而得生长。此十善道亦复如是:一切人、天依之而立,一切声闻、独觉菩提。诸菩萨行,一切佛法,咸共依此十善大地而得成就。

47、佛说此经已,娑竭罗龙王及诸大众:一切世间、天人、阿修罗等,皆大欢喜,信受奉行。

以上就是十善业道经原文 佛说十善业道经原文介绍的相关介绍,希望能对你有帮助,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,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,有很多十善业道经原文 佛说十善业道经原文介绍相关的拓展,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。

为您推荐

寻秦记中的赵盘为什么在最后要杀项少龙

1. 寻秦记是一部以战国时期为背景的小说,讲述了项少龙寻找秦国传国玉玺的故事。在小说的最后,赵盘以背叛的身份杀害了项少龙,引起了广泛的争议。2. 首先,赵盘杀项少龙的主要原因是出...

2023-11-06 10:52

南宋大朝会:盛大的皇家礼仪与庞大的光仪仗队

南宋大朝会是南宋时期一项盛大的皇家礼仪活动。它不仅是一种仪式,更是一种政治象征,体现了皇权的威严与尊贵。在南宋时期,每年的大朝会都是一场庄重而隆重的盛事。朝会当天,皇帝会穿戴华贵的...

2023-12-07 11:40

唯美qq三字昵称大全 好听的qq昵称三字

1、枫无痕2、陌上花3、凝残月4、断秋风5、龙吟凤6、娇眉恨7、江山策8、君临臣9、赋流云10、冷青裳11、殃樾晨12、颜洛殇13、苏莫晨14、桃洛憬15、夜晟洛16、烬陌袅17、洛井然18、

2023-07-03 09:01

党项羌人是从哪里来的 党项羌人有什么习俗?

建立西夏王朝的主体民族——党项羌,是我国古代羌族中派生出的一支。“党项”一词,是中原汉族对这个少数民族的称谓,最早见于隋代的史书。吐蕃族称党项为“弭药”,党项羌族也自

2023-08-06 21:39

土茯苓哪里适合种植,茯苓适合什么地方种植

1.土茯苓适合种植的地方土茯苓是一种草本植物,需要的气候条件比较严苛。茯苓对气候的要求主要是温暖、湿润,不耐受寒冷和干旱。因此,在种植土茯苓时,需要选择阳光充足、水资源丰富,还有...

2023-06-23 08:41

八王之乱的过程和影响是什么?

  290年晋武帝去世,晋惠帝继位,外戚杨骏辅政。野心勃勃的皇后贾南风干政。当时杨骏擅权,与贾后对立,汝南王司马亮怕杨骏要害他,逃亡许昌。杨骏为了巩固自身势力,任命其亲信

2023-07-25 10: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