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禧太后,作为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后,她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。然而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天,有许多人不了解的真相正在等待着揭开。从她在皇宫里的最后时刻,到她对外界的真实态度,这些都是关于慈禧太后最后一天的神秘之处。让我们一起揭开这段历史的面纱,探寻慈禧太后那个她人生最后一刻的真相。
光绪卅四年十月廿二日,即公元1908年11月15日,是统治大清卌七年的叶赫那拉·杏贞老佛爷生命最后的一天——即慈禧太后的末日。卅(sà),三十;廿(niàn),二十;卌(xì),四十。
苏联的尼古拉·阿列克谢耶维奇·奥斯特洛夫斯基(Никола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Островский)问: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,这仅有的一次生命,应该怎样度过呢?
有个老外说的挺好,要想有所为,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的最后一天,拼搏与享受。
这个老外就是古罗马哲学家马可·奥勒留。
马可·奥勒留(马尔克·奥列里乌斯·安东尼·奥古斯都)可是哲学、皇帝,他在《沉思录》说:把生活中的每一天,都当作生命中的最后一天!
孝钦西太后慈禧并没有把每一天都当成最后的一天。每个人都有生命的最后一天,
那么当慈禧遇到其生命的最后一天时,是怎么如何度过呢?
一、上午召臣处理光绪后事。光绪之死光绪卅四年十月廿一日酉正二刻三分,即1908年11月14日18点31分30秒,周六,窝囊一辈子的光绪皇帝爱新觉罗·载湉,带着满腹委屈和不甘,在疼痛难忍中驾崩于幽禁之地——瀛台正殿涵元殿,享年38岁!
曾几何时,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,根本就是青春期遇到更年期,叛逆的青春期PK顽固的更年期。虽然贵为一国一君,富有天下,可光绪皇帝被慈禧调教成只会、只敢应声附和的儿皇帝,连二皇帝也算不上。什么事,都是请亲爸爸慈禧圣裁!
您看慈禧又是老佛爷的,又是亲爸爸的,她咋那么想当男人啊!其实并非如此,别看慈禧又是爷的,又是爸的。可老佛爷不是爷,且亲爸爸不是爸。
老佛爷是对皇太后、皇上、皇后的敬称,女真首领最初叫满柱,满柱是佛号曼殊的转称,转称翻译成汉语就是老佛爷,其本意就是吉祥。故而老佛爷吉祥那就是吉祥吉祥。
在满语里亲爸爸,是亲妈的意思,我们用姑爸爸来佐证,因为姑爸爸就是姑妈。你说有趣不,满人爸爸是妈妈,妈妈又是爸爸。皇阿玛、阿玛,就是爸爸。其实,这个皇阿玛、阿玛可以写成皇阿妈、阿妈的!
光绪帝被幽禁瀛台涵元殿,正是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!他们“母子”关系不和,政见不同,光绪在慈禧那里受尽了委屈甚至迫害。
正是因为两人有矛盾,加上光绪皇帝年纪轻轻就死了。而且说巧不巧,就提前一天死在慈禧太后的前面。
这叫人非常怀疑,光绪帝是非正常死亡,是不是慈禧这个糟老婆子干的!2008年,经过专家们检测光绪头发上有砒霜之毒,确定光绪毒发身亡。
可根据光绪的病例(太医记录)以及光绪的日记证明他小时候就多病,长大后身体也很差,他得的是布赖特氏的疾病,翻译过来就是肾小球肾炎。
去世半年前,身体就非常差,而且一直不能除根。而且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马勇先生科普说,光绪衣服及身上的砒霜,不是他中毒身亡,而是靠砒霜来保存尸体的。
不过,有一个逻辑上的问题,一直无法打破。那就是光绪帝提前死,慈禧最受益。如果慈禧死了,光绪还活着,那慈禧很可能就会被清算。就算是,光绪没有中毒而亡,也有可能因为慈禧而遭遇到其他致命的伤害吧。
2.慈禧理丧憋屈的光绪,窝囊死了。慈禧的日子,也不好过。74多岁的小脚老太,整天不停的拉肚子,却又怎么拉不出来,一直当作痢疾来治的,而且还有支气管炎,连呼吸时不时衰竭。
1908年11月14日18点38分许,慈禧听闻38岁的光绪皇帝龙驭上宾,变成了大行皇帝,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。
光绪在弥留之际,慈禧就替光绪安排好了接班人,光绪也认,他不认也不行啊!
光绪三十四年十九日(11月12日),慈禧发信,催庆亲王奕劻速速进京面圣(老佛爷);二十日(11月13日)光绪皇帝已经下不了床,光绪皇帝的弟弟醇亲王载沣奉旨监国批阅奏折。
这天中午,慈禧在仪鸾殿召见了急匆匆赶来的庆亲王奕劻、载沣,老太太下令醇亲王载沣当摄政王,摄政王的儿子溥仪为皇太子(其实是皇太侄),皇太子必须入宫抚养、学习,从下午三到五点准备让溥仪入宫。
摄政王一回府,跟家人一说溥仪要入宫,以后要当皇上,载沣的老妈当时都哭晕在地上了。当时,醇亲王府一片混乱,老太太晕倒在地,溥仪又哭又闹,弄得载沣一家人手足无措,救老的,哄小的,还怕去晚了,慈禧会怪罪。
关键是军机大臣和太监还都等着呢!载沣一会儿救老妈,一会儿哄儿子,往往顾此失彼,好不容易老妈醒了,溥仪哭着喊着不去宫里,太监来抱他,溥仪就凶狠地拳打脚踢。太监很无奈,看军机大臣,军机大臣询问摄政王,摄政王光点头,光点头也没有用啊!
还是溥仪的奶妈,看着孩子哭闹的厉害,就抱起来给溥仪喂奶,这一下启发了大家。于是溥仪的奶妈也跟着去了,可奶妈毕竟地位低,进了宫,大家连哄带骗的让太监抱着溥仪向慈禧住处赶去。
载沣一路小跑跟着撵着,他和太监见到慈禧后,都累得一头汗,当太监放下溥仪,宫女掀开帏帐,本来还很欢乐的溥仪,哇地哭了。他被又丑又黑还寿并且非常严肃的慈禧给吓哭了,溥仪又哭着喊着找奶妈。
慈禧喊着拿冰糖葫芦给溥仪吃,谁知道拿着一把给就扔了,弄得慈禧非常尴尬,都嘟噜了一句让溥仪回家了。
光绪驾崩后,在晚上21点多,摄政王和庆王、世相、鹿协揆鹿传霖、张相张之洞、袁尚书袁世凯、内务府大臣增崇在福昌殿参见了慈禧。慈禧当时下懿旨,溥仪要做同治、光绪两人的嗣子,准备继承大统。
慈禧说,现在国家艰难,皇帝还小,得好好学习,由摄政王监国,所有的国家的大事都要禀报我,等到皇帝大了,再亲政。
3.慈禧放权1908年的慈禧,74岁掌握了清朝最高权力已达47年。在光绪去世的那天晚上,老佛爷都让载沣当监国摄政王了,还一再交待军国大事还必须给自己汇报才行。慈禧,立溥仪很很强的私心,一是溥仪跟慈禧是亲戚,而且都是皇家血脉;二是立个三岁的孩子当皇帝,跟利于自己揽权。三是让载沣当摄政王监国,载沣既没本事又很胆小,很听话易控制。
凡夫俗子如我们都知道,国有长君,社稷之福。更何况,清末乱象,立一个三岁孩子为皇帝,则必然会加速王朝的覆灭。怪不得有“灭清朝者,叶赫那拉氏!”其实,慈禧并不想把清朝折腾死,但他专权习惯了,她必须保证自己人身绝对安全,自己以后不被清算,只有设立皇太后+摄政王+皇帝模式。
1908年11月15日,这天慈禧和往常一样,打起精神在六点多就起床了,七点在储秀宫用膳。标准是一百二十个菜,这一百二十个菜非常丰盛,那个都让人想吃。其中饼类麻酱烧饼、油酥烧饼、萝卜丝饼、清油饼、糖饼,油炸的有焦圈、炸子、炸回头,其他吃的有白马蹄、糖包、豆制品的素什锦,粥类有稻米粥、八宝莲子粥、八珍粥、鸡丝粥,汤茶有牛骨髓茶汤、杏仁茶、鲜豆浆。根据清朝皇家的规定,无论在好吃的菜点、再好喝的汤粥,都不能超过三小勺、三小块。
饭后,疼痛难忍的慈禧去了储秀宫最西头的房间,这里是她的寝宫加化妆间,要是在平时她能让自己的太监宫女们伺候自己两三小时来化妆。今天,他吃过饭,就叫上太医帮他解除身上的痛苦,躺在床上休息,手下的宫女太监极力伺候着,为她打扮。
在慈禧的安排下,光绪皇帝的奉安梓宫已在凌晨三四点时,完成大殓,摆放在乾清宫。光绪皇帝自囚禁(圈禁)以来,没想到再次去乾清宫是已是一具尸体。奉安,在古代特指安葬太上皇、皇帝、皇后、太后,也指臣民安葬自己的父亲,因为在安葬时,需要安置神像、神位。梓宫就是棺材,古代太上皇、太后、皇帝、皇后等人的棺木用的就是高贵的梓木,而宫这里特指是他们的豪华的棺椁,像小宫殿一样。
尽管有太医、太监、宫女的陪伴和帮助,慈禧依然很难受,移驾仪鸾殿。她立即下令召摄政王和庆王、世相、鹿协揆鹿传霖、张相张之洞、袁尚书袁世凯、内务府大臣增崇、隆裕前去仪鸾殿!
上午10点30左右,他们赶到仪鸾殿,齐刷刷地跪下,当面聆听慈禧的懿旨。
就在昨天,慈禧老佛爷还觉得自己能挺过这一关,立傀儡小皇帝,再让傀儡小皇帝的爹当个傀儡摄政王,等自己康复了。就废除摄政王,继续垂帘听政,确保自己无上大权在手,尽可能地让清朝延续的长一些,再长一些。
可起床后的慈禧发现,自己早已大伤元气,是时候放手了。她知道庆王跟袁世凯勾结在一起,跟知道庆王能吃会贪还会拍,就是治国无能。她也知道袁世凯和庆王想立庆王的儿子载振为皇帝。等他安置好载沣,让载沣替光绪皇帝批阅奏折后,再把他们都叫来,正式宣布立溥仪为皇帝,打庆王和袁世凯个措手不及。
此时的慈禧说话都有些有气无力,她立下遗诏,由侄子载沣摄政是摄政王,侄女喜子训政,载沣的儿子溥仪绍承大统。
二、下午穿着寿衣删改遗诏? 慈禧真的坑隆裕了吗?慈禧的遗诰(即遗诏)在《清德宗实录》和《宣统政纪》(相当于宣统实录,因为溥仪退位,故而实录改为政纪)。
予以薄德。祇承文宗显皇帝册命。备位宫闱。迨穆宗毅皇帝冲年嗣统。适当寇乱未平。讨伐方殷之际。时则发捻交讧。回苗俶扰。海疆多故。民生雕敝。满目疮痍。予与孝贞显皇后同心抚训。夙夜忧劳。秉承文宗显皇帝遗谟。策励内外臣工。暨各路统兵大臣。指授机宜。勤求治理。任贤纳谏。救灾恤民。遂得仰承天庥。削平大难。转危为安。及穆宗毅皇帝即世。今大行皇帝入嗣大统。
时事愈艰。民生愈困。内忧外患。纷至沓来。不得不再行训政。前年宣布豫备立宪诏书。本年颁示豫备立宪年限。万几待理。心力俱殚。幸予体气素强。尚可支拄。不期本年夏秋以来。时有不适。政务殷繁。无从静摄。服食失宜。迁延日久。精力渐惫。犹未敢一日暇逸。本月二十一日。复遭大行皇帝之丧。悲从中来。不能自克。以致病势增剧。遂至弥留。回念五十年来。忧患晶■宜经。兢业之心。无时或释。今举行新政。渐有端倪。嗣皇帝方在冲龄。正资启迪。摄政王及内外诸臣。尚其协心翊赞。固我邦基。嗣皇帝以国事为重。尤宜勉节哀思。孜孜典学。他日光大前谟。有厚望焉。丧服二十七日而除。布告天下。咸使闻知。
这份遗诏,一是诉苦,二是表功,三是抒情,四是动员。在动员里重点要求摄政王载沣和文武百官,好好工作,振兴国家。溥仪皇帝要以国事为重,不要太伤心,而要好好学习,为清朝的复兴干出一番事业!
看看,这里面主要是侄子领导,根本就没有侄女一毛钱的事。可我们都知道慈禧驾崩后,大清国最当家的不是载沣更不是溥仪而是隆裕太后,隆裕太后就是慈禧太后的侄女喜子。于是就有另外一个遗诏,这个遗诏在网上广为流传,我们来看看。
午时慈禧太后吃饭,一开始还吃着好好的,吃着吃着喊着头晕,要叫御医。御医紧急治疗,情况刚好一点后,慈禧立即对跪在床前的亲贵大臣、御医、宫女、太监有气无力地说,我垂帘听政三次,不懂的人总乱说我抓住权力不放,可这么大的国家,这么多的困难,我一个人女人没有一天清闲,才有同光中兴。
说完之后,又昏死过去,大家以为慈禧驾崩。慌忙给她换上寿衣,扒开嘴塞入宝珠。慈禧咳嗽两声,吐出了宝珠,微微睁开眼,口水都流出来了,慈禧下了很大力气,艰难万分地说了两句话,一是妇人永不干政(预闻国政),有违祖宗家法,二是内宦不得擅权,免有前明之祸。
我们从后面隆裕太后掌握大权,摄政王还要向隆裕太后请示来看,慈禧并没有为侄儿去坑侄女。毕竟侄女是亲的,侄子则是后的。
光绪皇帝的生母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叶赫那拉·婉贞,而爱新觉罗·载沣的亲妈是醇贤亲王爱新觉罗·奕譞二侧福晋刘佳氏。叶赫那拉·婉贞则是摄政王载沣的嫡母。慈禧如此重女轻男,全是亲疏之别。
言毕之后,已是未正三刻,此时慈禧,张着嘴,瞪着眼,鼻孔再无气息。在确定慈禧蹬腿之后,小德长哭着宣布:老佛爷升天了,老佛爷升天了!
○是日太皇太后疾大渐。未刻。崩于仪鸾殿。
慈禧太后驾崩于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廿二日未正三刻,也就是1908年11月15日13:45分。在三四点时完成了慈禧的大殓,隆裕太后和摄政王下令将慈禧的棺椁(奉安梓宫)放到安放于皇极殿。
慈禧驾崩了,慈禧的时代结束了!慈禧并没有像网上所说的,为自己的三次垂帘听政辩护,也没有活着就穿寿衣吞宝珠,更没有修改遗诏禁止妇人干政,尤其是没有提到太监!慈禧人生最后的一天,安排了皇太后、摄政王、皇帝这样一国三公局面,她却万万没有想到,她的安排只存在了三年三个来月!
此其天意乎?实为人心耳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