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汉武帝选择将皇位传给刘弗陵?其他皇子又经历了怎样的命运?

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一位皇帝,他在位期间,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继承人,做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决定。汉武帝最终选择将皇位传给了刘弗陵,而其他的皇子们则经历了各自不同的命运。这个决策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猜测,为何刘弗陵能够脱颖而出,成为帝位的继承者?其他的皇子们又是如何被安排和对待的呢?这个问题牵动着历史学家们的心思,值得深入探索。

汉武帝刘彻(前156年—前87年),汉景帝之子,刘彻,原名刘彘,立为太子时改名为彻,是西汉朝的第七个皇帝。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九子,汉文帝刘恒的孙子,刘邦的曾孙,其母是王娡,皇后为卫子夫。他七岁时被立为太子,16岁登基,七十岁驾崩。(景帝后三年(前141)正月即帝位,后元二年(前87)二月去世,在位五十四年零一个月)54年的统治历程。

为什么汉武帝选择将皇位传给刘弗陵?其他皇子又经历了怎样的命运?

汉武帝在位期间,继承景帝政策,打击地方割据势力,加强中央集权。在法律思想上,采纳董仲舒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的建议,确认儒家思想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地位。在位五十四年,是西汉的鼎盛时期,前无古人的巨大功业。汉武帝的雄才大略,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。

就算是汉武帝这样的雄才大略的皇帝,在选继承人时,也有为难的时候。他不是只有一个儿子,他的儿子们也不是不优秀,但他最后却立了年仅7岁的小儿子刘弗陵为继承人,给后世留下种种疑团,他为什么这样做呢?

民间有句话叫“皇帝爱长子,百姓爱幺儿”,这句话放在汉武帝身上,都挺合适的,因为他既器重长子又宠爱小儿子。汉武帝的长子就是卫子夫所生的刘据,史称戾太子、卫太子。刘据为政宽厚,聪明能干,武帝对这个大儿子寄予厚望,但是刘彻却是野心勃勃,想要开疆拓土,两人在政事上就会意见不合。最终刘据在“巫蛊之乱”中被奸臣江充陷害,不得已起兵反抗,无奈兵败,踏上了逃亡的旅程。最后还是被追到,因拒绝被捕受辱而自杀。刘据死后,卫子夫自尽谢罪,卫氏外戚遭受重创,地位直线下降。后来,武帝终于得知了刘据之死的真相,他后悔不已,还杀了江充为子报仇,但依然无法挽回爱子被逼自尽的事实。

除了刘据,武帝还剩五个儿子,刘闳就是他的二儿子,其生母王夫人还是武帝非常宠爱的妃子。按照立嫡立长的古训,皇位本该轮到刘闳来坐,只可惜刘闳太短命,18岁就在自己的封地齐国病逝了。

第三子燕剌王刘旦,生母是刘彻的嫔妃李姬,李姬并不受刘彻的宠爱。刘旦有颗行走江湖的心,常与江湖中的游侠武士来往。但他是个不安稳的人,一心想要做皇帝。在太子刘据死后,他写了份奏折请求入宫宿卫。宿卫本是太子职责,刘旦的意思已经表达得十分清楚了,他就是想要当太子。谁知道,汉武帝看到这份奏折后非常生气,直接削了刘旦三个县的封地,把刘旦痛骂了一顿。反而直接让刘弗陵即位,之后刘旦联合大臣上官桀等人打算诛杀霍光、篡位谋反,结果事情败露,被刘弗陵和霍光镇压,先下手为强杀了上官桀等人。刘旦自知难逃一死,就上吊自杀了。

刘旦之后则是汉武帝四儿子刘胥,刘胥和刘旦是同胞兄弟,都是李姬所生,但他们两个人的性格和做事风格却是完全不同,此人只喜欢贪玩享乐,行事没有法度,唯一的优点就是力气有点大,力能扛鼎,还不怕死地空手与熊、野猪等猛兽搏斗。好在命大,没有丢了性命。但是刘胥是个怂蛋,虽然也想当皇帝,但不敢起兵谋反,只好做些诅咒之事,祈祷皇帝快点死,自己就能坐上皇位了。他请来楚地的一个女巫,最先诅咒的是刘弗陵,没多久刘弗陵就死了。刘胥甚觉诅咒之事有效,又开始诅咒刘贺,结果刘贺就当了二十七天皇帝就下台了,刘胥就认为这简直太有效了。但是纸包不住火,诅咒的事情被人知晓了,这可是杀头的大罪,所以刘胥最后同他哥哥刘旦一样,上吊自杀了。

汉武帝的第五个孩子,昌邑哀王刘髆,他的母亲就是李夫人,也是深受汉武帝的宠爱,但是刘髆也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去世了,他的儿子刘贺,就是只在皇位上面做了27天就被废除的汉废帝。

最后只剩下一个小儿子刘弗陵,刘弗陵的母亲是著名的“钩弋夫人”赵婕妤,而且刘弗陵是刘彻的老来子,刘彻六十二岁的时候刘弗陵才出生。幼子总是更让父母疼爱一些,而且刘弗陵又是天资聪颖的一个小孩,刘彻有意传位于刘弗陵。为了防止皇帝年幼外戚专权的事情再度发生,刘彻下令处死了刘弗陵的母亲“钩弋夫人”。同时找了四位辅政大臣,他们互相牵制,就不会让年幼的皇帝大权旁落。

公元前87年二月戊辰,武帝死后第三天,刘弗陵继位称帝,明年改年号为"始元",后又改用"元凤"、"元平"等年号,前后在位共13年,史称“汉昭帝”。昭帝即位时,年仅8岁,据史书记载,少年的汉昭帝也颇具非常之才,熟知军国大事,对内轻徭薄赋、与民休息,对外则与匈奴和亲。可惜,昭帝还没来得及尽展其雄才大略,便于元平元年(公元前74年)病逝于长安,年仅21岁。

« 上一篇
下一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