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牧,一生中深深懊悔与无尽伤痛

杜牧,作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,他一生中充满了深深的懊悔与无尽的伤痛。尽管他有着卓越的才华和锐利的思维,但却因为他对政治的热衷和敢言的态度,多次遭遇官场的挫折和流放的命运。这种种不幸的遭遇使得他在文人生涯中不断反思和回忆,深深地懊悔所做的一切选择和决定,同时也深深痛感这份无法挽回的伤痛。


杜牧,一生中深深懊悔与无尽伤痛

杜牧,晚唐诗人,与当时的李商隐并称“小李杜”。他才华满腹,风流倜傥,不拘小节,诗酒风流。而他的婚姻却给他留下了一生中刻骨铭心的遗憾与伤痛。

他曾经写了一首题为《叹花》的诗:“自是寻春去校迟,不须惆怅怨芳时。 狂风落尽深红色,绿叶成阴子满枝。”表面上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错过花期的遗憾与感叹:自己去寻春赏花,因去得太晚,狂风早就吹落了枝上鲜红的花朵,现在已经是绿叶成荫,果实缀满枝了;不要埋怨花开得太早,而是自己错过了花期。但这首诗的真意并不在此,它实际上讲述的是诗人在婚姻上的那个难以述说的故事。

诗人年轻时喜欢游历,一次,他到湖州去游玩,看到一位乡村妇人,带领一个女孩子,大约十几岁,生得天姿国色,诗人一见钟情,就把自己想娶这女孩的意思告诉了母女俩,母亲以女儿年纪为由推辞。诗人说:“我不是现在娶你女儿,只是现在订下婚约。”母亲说:“将来要是违约失信呢?”诗人说:“十年之内,我会来这里作郡守。如果十年之后不来,就嫁给别人。”于是定下婚约,送了聘礼。婚约之后,诗人时时刻刻惦念着这位女孩子。可他官阶较低,不能提出调任湖州的请求。等到他41岁时,才获得湖州刺史的职位。此时诗人距当年定婚约的时间,已经过去了十四年。当诗人满怀高兴去找那女子时,女子已经出嫁三年,生了三个孩子。诗人失望至极,十多年的盼望一场空,留下了一生刻骨铭心的遗憾与伤痛。因为这件伤心事,诗人写下以上那首诗。

诗的一二句写表面上是说,是因为自己的迟误,才没有赶上百花齐放、万紫千红的花期;实际是说是因为自己耽误约定的婚期。他满怀希望而来,然而女已嫁人。诗人自怨自艾、懊恼不已。三四句表面上说,狂风早已吹落了满树的姹紫嫣红,而绿荫丛中已结满累累果实;实际是说自己对心仪女子已经嫁人,已经生子这一现实。表达了诗人难以言说满心的遗憾,满心的伤痛。

(此图文为梅花轩书法原创,欢迎各位关注。)

« 上一篇
下一篇 »